鼓膜-通向中耳之门
2024/1/31 16:31:51
秦海萍
在《盗墓笔记》里有一扇反复出现的青铜门,据说门的背后通向终极。但最后作者也没有说门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终极又是什么。
在我们的耳朵里,也有这么一扇门,虽然没有《盗墓笔记》里的青铜门那么神秘,但却是我们耳朵重要的卫士,那就是鼓膜——通向终极(啊不是),通向中耳之门。
经常遇到有外耳道耵聍堵塞的患者,在医生给他滴耳液回去软化耵聍的时候问:医生,我用这个药水滴耳朵,不会进到脑子里面吧?还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告知他耳朵里面有积水的时候说:哦对对,我洗澡的时候确实耳朵里面灌进去水了,那医生你给我清理一下吧!如果您了解了耳朵的构造,了解了鼓膜——耳朵里一个重要的结构之后,就不会说出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话啦!
耳朵结构由外向内分为三大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的耳廓、外耳道是属于外耳的部分,这些结构平时基本上都能看得到。外耳道大约有2.5cm长,平时我们挖的耳屎,学名叫“耵聍”,就是由外耳道的耵聍腺产生的。
在外耳道的最深部,就是我们的鼓膜,也是外耳道的终点。正常的鼓膜是一块完整的薄膜,把外耳道和我们的中耳完全隔开了,同时也隔开了外耳道由外界进来的许许多多的细菌啦、异物啦、洗澡水啦等等这些有可能对我们的耳朵造成损害的物质。所以您说,滴药水软化耵聍的时候,会不会进到脑子里了?
那鼓膜既然把外面的“大门口”堵住了,那中耳这个房间又靠什么来和外界通气呢?在中耳这个房间的前方,还有一个口,就是咽鼓管的鼓室口,它通到鼻腔的后端鼻咽部,是中耳和外界通气的唯一通道。
如果这个通道给堵住了,比如鼻腔有浓鼻涕,鼻咽部长了肿瘤或者鼻咽部的淋巴组织肿大(腺样体肥大),或者鼓室口有肉芽,都会堵塞中耳通气的道道,把中耳变成一个不透气的空间。时间长了,中耳里面的空气逐渐吸收,鼓膜这扇“大门”两边的压力就不一样了, 鼓膜就会塌陷,中耳里面的一些小血管也会逐渐渗出液体,形成分泌性中耳炎,也就是中耳积液积水。所以这个耳朵里面有积水,是在鼓膜里面生成的,不是洗澡的时候灌进去的哦!如果要想清理出来,是需要用针把鼓膜扎破或者切开,才能把积水放出去哦!
另外,鼓膜作为耳朵的大门这么重要的卫士,它把对我们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质隔绝开了,但如果各种原因(比如外伤、比如炎症)导致鼓膜穿孔的话,那么这些有害物质就可能乘虚而入,进入我们的中耳造成各种损害,最常见的是炎症,出现流脓、听力下降。可以说中耳每发炎一次,听力就会下降一分。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对中耳造成的损害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