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播放
听音乐的方法
  1. 环境/设备: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最好不要用插入式耳机。
  2. 音量:与耳鸣的响度差不多,就是说你仔细听可以听到耳鸣。
  3. 具体怎么听呢?不要做用脑的事情,保持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做到不去注意耳鸣,成功的状态是当耳鸣和音乐同时存在时,你只听到了音乐的声音,处于无耳鸣状态(详见音乐治疗)
  4. 时间:3次/天(睡前一次最重要),多于30分钟/次,1-3个月。
首页 新闻 本硕博耳鸣课程 耳鸣科普 医生手术视频 耳鸣机制 眩晕康复
科普视频区
耳鸣治疗 医生经验交流 专家介绍 耳病的中医诊疗 论坛
字体:

耳鸣患者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史?
2019/1/30 14:32:1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韩朝

 

患者来医院找医生就诊,希望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时候患者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需要向医生把你的问题讲清楚,有的问题,医生一看便知,不需要患者说太多,比如耳廓新生物,耳前瘘管,耳道耵聍等,有的医生检查后会询问一些问题,以便决定如何解决问题。但是当患者来寻求解决耳鸣问题时,情况就变得很复杂了,患者由于病程长,看医生紧张(担心说不清楚问题)等原因,无法很好的描述自己的问题,导致问诊时间很长,但是医生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却不多。

 

那么耳鸣患者应该如何向医生讲述自己的病情呢?这里和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以便耳鸣患者能够提前在就诊前准备一下,不至于面对医生紧张而忘记关键的细节(有患者喜欢将细节记录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就诊时间有限,不一定需要将细节都反应给医生,最好在医生了解完情况后将自己关心而医生没有提到的,提出来比较好),有助于医生快速做出诊断,要知道目前就诊环境由于患者普遍多,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只能压缩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如果不这样,相信大家预约看到医生的时间就会很长了),而这对于耳鸣患者的诊治来说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医生都需要了解什么,来做出疾病诊断。一般来说,医生需要知道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困扰你的首要症状是什么?有些患者希望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先说自己认为轻的症状,最后才说重的症状,这种不合适的预期,反而会浪费时间而解决不了问题)是耳痛?耳鸣?还是耳聋?这个主要问题(所谓主要问题就是最困扰你的)何时发生的,也就是发生多久了?发生之前有无诱发因素?(所谓诱发因素是指可能引起目前情况的一些因素,但多数关系不是很确切,需要综合判断。对于耳鸣来说,失眠,熬夜,情绪不好,压力大多见)发生时和发生后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出现?发生后主要问题有没有变化?

这些了解了,医生会进行病变部位检查,做出可能判断,然后根据需要开出一些检查以便支持诊断,从而做出初步诊断,但并不是一开始所有的疾病就能明确诊断了,往往后期需要诊断性治疗和随访几次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里说一下,随意的更换就诊医生多数情况下不是好的主意),当然也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好在多数解决不了的问题实际上不是大问题)。

 

了解了医生的问诊模式,我们来梳理一下耳鸣患者就诊时应该怎样清楚的描述自己的耳鸣。

首先,耳鸣患者需要想清楚耳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就是耳鸣多久了?(几天,几个月,几年)是一只耳朵响还是两只耳朵响,还是脑鸣;这种声音类似于什么声音比如蝉鸣音,嘶嘶声,轰轰声,汽笛声等(当然后面医生也会给你一些声音来辅助判断耳鸣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描述的声音是不同的,比如同样是机器声,至于每个患者记忆的机器到底是什么就很难说了,自然声音描述就很不同了);这种声音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还是有一定节律的比如像脉搏一样的节律或和呼吸同步;耳鸣是否存在加重或消失的可能情况?比如转头会减轻或加重。

第二,耳鸣的时候是否同时感觉到听力下降,注意这里指的是患者自己的感觉,不是听力测试结果(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通常感知到的听力水平是以语言频率来判断的,而高频听力下降,多数情况下察觉不到),而是否自己感知到听力下降对于判断听力下降与耳鸣发生的前后顺序有帮助。如果耳鸣之前就有听力问题需要向医生说明。是否有头晕或眩晕或头痛情况,是否有耳闷涨感?因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睡眠如何?一般几点睡觉?情绪如何?是否有易怒,烦躁,做事提不起干劲的情况?职场压力情况如何?同事关系如何?

第四,耳鸣之前是否有诱发因素?比如接触强噪音,参加演唱会,失眠/熬夜,情绪不好,压力大,过度伤心或紧张,感冒等。

第五,完成了上述步骤,向医生出示之前你已经做过的检查(影像学最好带着片子),就诊记录,服用药物情况。

当然,分析这些的目的是让患者提前做好准备,患者也不用担心,一时紧张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即使患者不清楚流程,医生通常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询问患者,患者只需要回答医生的提问就可以了。患者一定要搞清楚,你面对的医生即使是之前接诊过你的医生,也不会记得你的具体情况,因为医生每天要面对很多患者,而之前的资料尤其是医生自己书写的门诊病历,却可以让医生重新快速了解你的情况(这也是门诊病历的主要作用,医生对自己的记录有良好的记忆),从而开始新的诊疗过程,大大缩短就诊时间,解决问题,否则就需要重新问诊,不利于疾病诊疗的连续性,降低效率,延误确诊时间。患者在面对新的医生时,在没有完成之前的四步之前不要过多的描述在哪里看过什么医生,用过什么药物之类的情况,因为这些对面对一个新患者的医生来说毫无帮助,只能是浪费时间。

« 返回列表
前一篇:为何说治疗耳鸣不是说仅治疗耳鸣就行了?
后一篇:非对称耳聋/单耳聋要不要干预的思考
下载区

网站声明:本网站为公益网站,内容的很多素材都是来自于网络,仅用于浏览本网站的人士免费阅读,请勿复制传播。
Statement: The website for public good,many files of it from the internet but retrieved which can be read without copy or spreading.

首页 / 新闻 / 本硕博耳鸣课程 / 耳鸣科普 / 医生手术视频 / 耳鸣机制 / 眩晕康复 / 科普视频区 / 耳鸣治疗 / 医生经验交流 / 专家介绍 / 耳病的中医诊疗

网站总浏览量:109538432次访问

Copyright ©2023 耳鸣之光 版权所有 成立于:2014年6月6日芒种
www.tinnitus-light.org 苏ICP备16013373号-2